文章
  • 文章
  • 视频
搜索
详细内容

徽派古宅藏宝楼,细细雕琢尽显中华风骨!

时间:2018-07-17        阅读

blob.png


微信图片_20180717140934.jpg

入口门厅


藏宝楼位于上海浦东喜玛拉雅中心的美术馆内,这座建筑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在中国是一座著名的建筑。


藏宝楼是一栋来自江西景德镇的清代民居,具体初始建造年代已不可考,运至上海的仅木构部分,原有砖瓦并没运来,木构也有部分是后补的构件。原建筑为二层三进院落,由于美术馆空间有限,只能装得下两进。


微信图片_20180717140938.jpg

经典的徽派明堂天井院


中堂作为仪式空间


微信图片_20180717140946.jpg

中堂作为接待及会议空间使用


这里所说的“装得下”,是指把一个位于中国腹地乡村的民居古建筑装进魔都一个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盒子里,而且没有任何自然光线,完全依靠灯光照明,这正好很适合这次由民居向展示馆的功能转变,因为展馆照明形式最好就是灯光。


景德镇的古建筑受明清两代徽派建筑的很大影响,这栋民居即是典型的徽派风格。其中两进之间的天井最有代表性,称为四水归明堂,天井开口不大,但光影精炼,充满仪式感,且日常起居非常实用。


微信图片_20180717140949.jpg

天井


微信图片_20180717140951.jpg

第二进后堂


美术馆的这个空间高度也有限,因此,古宅虽然搭建了两层,但高度都不高,尤其是上层,顶部是大型结构钢梁,梁底所剩高度仅剩2米4。


原本设想保留钢梁的裸露状态,但600厚的大型钢梁的体量在传统木构面前实在显得巨大,而且空调、电线等管路错综复杂,难以做到干净整齐,于是只有采用吊顶来处理,石膏板封完钢梁的下沿楼板仅剩下2米35。好在钢梁之间的空隙做了天花造型有所抬高,局部安装了灯槽反光使顶部不那么压抑。


微信图片_20180717140954.jpg

二楼厅堂稍作分隔


微信图片_20180717140956.jpg

接待会议沙龙空间


几处天花造型采用了拱形,是为了与古宅一层进门处一段木作拱形廊顶相呼应,这段廊上部是古宅原有的称做回马廊的空间,现在也做成了展区。美术馆的空间在靠近这个角上的局部高度是够三层楼,于是这展区边装了楼梯通至局部的三层小展室。


新旧结合


微信图片_20180717141004.jpg

旧木构与新吊顶


一层中庭部位的地面开始仿照古建筑做法铺了石板,四边一圈高一步台阶,中间低下去(原为排雨水),但馆方觉得不够实用,尤其是观众在凝神欣赏展品的时候容易踩空、绊脚,后来统一改成了一样平,便于布置较大型的展品。两边厢房做为一层的主要展示区,地面铺了仿古青砖。

两边厢房做为一层的主要展示区,地面铺了仿古青砖。


厢房改为展厅


两层楼之间仍然采用了传统的木构楼板体系。中庭顶上圆形天井是这个古宅的最大亮点,雕饰也十分精美,圆形天井在古代徽派建筑里并不多见。天井上部模拟了阴天时的自然天光,颇为逼真。美术馆这一空间没有任何自然光,为了不让空间沉闷,在最里端设置了一片从一楼至二楼的发光墙,正面给人“窗”的感觉,背后照亮了楼梯间。


二楼厢房作为展厅


微信图片_20180717141018.jpg

二层中堂两边展柜


微信图片_20180717141021.jpg

由二层窗户望一层中堂院落


微信图片_20180717141023.jpg

四面环通的二层空间


二层新元素比一楼多,除了展示功能,还设置了一个会谈区做为小型会议、沙龙空间。实施效果大致秉持了设计师提出的“旧是旧,新是新”的原则,以简约的“新”烘托繁复的“旧”,基本实现了新与旧在冲突中的对比与和谐。


精美的细部


新作屏风区隔空间层次


古建筑的主要元素木构、粉墙都有了,唯独缺了“瓦”这一元素,因为这里没法复制屋顶。还缺了当地的“山、水”这两个自然元素。于是设计师在门楼对面的墙上用小青瓦片叠了几座“山”,构图手法来自于传统山水画,计白当黑,大面积留下的白墙仿若湖河的“水”。

象征手法的运用给人以无限联想。墙角还设了几根发光的“竹竿”,如同近景,使画面有了层次感。


出院门


由于美术馆属于高层建筑,防火为最高级别,古宅几乎全是木质,防火难度很大。如安装自动喷淋设施,其管路肯定对古宅的木构无论是构造还是视觉上都破坏太大。最终是在空间的四个个角上安装了4个气体灭火喷头,解决了这一难题。


文章来源:网络


苏州时开纽

blob.png


欢迎关注家居荟

微信图片_20171122084551.png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家居荟公众号,了解更多更有用和有趣的家居知识!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家居荟二零二五 | 管理登录
seo seo